展销会昭示农业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顾日升
龙虾米刚一亮相就被全部买走,猴头菇20元一斤还得排队买……
近日,兴化“互联网+”地方特色产品展销洽谈会在市新区体育馆举行。本次展会展出了不少当地特色农产品,在折射出我市农业发展新成就的同时,也昭示了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唱主角
香湖种植养殖家庭农场、绿佳缘米业合作社、气和榆柳果蔬合作社、双超鸭田稻米合作社、双湖食用菌合作社……
在本次展销会上叫卖农产品的,基本上都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记者注意到,70多个农产品展位,大多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有的还制作了光盘,现场播放生产全过程。
“这些新型农业主体尤其是家庭农场,多是近三四年冒出来的,目前我市共有2000多家,已成为规模种养的主力军。”副市长刘文荣说。
刘文荣介绍,兴化虽然是农业大市,但过去农产品多为“大路货”,特色不鲜明,附加值不高,想办个展销会都难。近年来,特色初级农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发展势头很是迅猛,这为展销会的举办提供了基础支撑。
特色生态农产品受青睐
在香湖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展位前,农场主孔繁彬被顾客团团围住。“原来准备的龙虾米刚一亮相就被买光了,只好临时再调了一些过来。”他乐呵呵地说。
香湖家庭农场采用龙虾水稻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围绕“安全、生态、健康、优质、高效”的总要求实施管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农场的大米外包装上都印有省农科院、泰州农科所监督电话,如检测到农药成分,愿意以一赔十。
双湖食用菌合作社生产的猴头菇也成了抢手货。“我市杏鲍菇产量较大,但由于竞争激烈,价格下跌,赚钱越来越难,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猴头菇却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前景较好。”该合作社负责人说。
气和榆柳果蔬合作社理事长唐凡坚说,合作社生产的优质稻米去年已获得绿色产品认证,并注册“榆柳”商标。由于品质和口感非常好,目前每公斤大米在网上卖到了18元。
本次展会规定,参展产品必须是经过认证的绿色食品。“现在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再像过去那样生产低端农产品,路就会越走越窄。设立这个‘门槛’,就是倒逼农业生产由以低端产品为主向以中高端产品为主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农业局副局长李炳维说,目前,我市已涌现出40多个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5万亩,“绿佳缘”、“洁香河”、“得胜湖”、“渭水河”等10多个大米品牌走俏市场。
我市现已形成优质稻米、食用菌、绿色有机果蔬、休闲干品、生态虾蟹等五大农产品优势带,种养面积逾百万亩。
电商企业当场制作销售网页
本次展会,有5家电商积极参会。
“我们公司原来是专卖品牌服装的,听说这里特色农产品丰富,特地前来看看,果然名不虚传。我们当即就和不少农产品展位负责人作了对接。下一步,将设立专门的农产品销售部,把兴化特色农产品销到四面八方。”威派电商公司负责人说。
联富食品、顶能食品等公司开发生产的香焦、苹果、山芋、榴莲等果蔬休闲干品,赢得了以销售坚果类休闲食品为主的百喜电商公司的青睐。百喜公司当场设计、制作了销售休闲果蔬干品的网页。“虽然我们公司也有电商部,但影响力远不及百喜公司,让专业电商推介产品,更有利于打响品牌、拓展市场。”顶能食品公司电商部负责人王一盛说。
在谈到什么样的农产品最受欢迎时,几家电商负责人都提到了两点:一是特色,二是质量。
站在“互联网+”风口,现代农业发展有了明显的“风向标”。推进农产品网上销售的过程,就是倒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我市虽然拥有300多家经销农产品的网店,但年销售额只有5000多万元。不久前,我市已出台《关于推进电子商务大突破的意见》和《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并将拿出专项资金,按销售额的百分之一奖励网上销售农产品的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