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开场白
□孙 荔
惊蛰一到,清冷沉寂一冬的田野浮动起春的气息,自然界的一切渐渐有了生气。
“二月节,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不由感叹古人对节气的了悟之深,因为惊蛰的声、光、色是最好的见证。
“惊蛰”,总让人想起睡眼惺忪的小虫子,被远方初始的雷鸣唤醒了。这时,燕子要归来了,沉睡的青蛙醒了,昆虫要破蛹,蛇要爬出洞,杨柳枝吐出芽儿,风筝飘向了天空。天道运行,自有其规,节令就是命令。
冬日灰暗的天空渐行渐远,蓝天白云,把天空衬得那么澄澈深远。大地,远山都像刚洗过,有一份纤尘不染的洁净,人也变得精神多了,阳光疏疏穿入窗棂,春光真是明媚。
不经意间,路边土缝中的蒲公英,探头探脑挤出了两朵金黄小花。春阳潋艳得像有声音,地气氤氲上升,远山含烟,村上人家迤逦散开,有一种平旷的阳气,人亦变得简洁,几只小鸟欢快地鸣啾,一两只鹁鸪在地面上温温尔雅地走动。“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陶渊明潜心于田园生活,对节气有着敏锐的觉察。
惊蛰,意味着农事拉开了序幕,农谚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平静的乡村,蛰居一冬的人们,舒展筋骨开始忙碌起来。家乡种植大面积的果树,果农们要在第一场春雨之前,把腐烂的果叶当肥料施在树根旁,为果树蓄积养分,树与树间的空地上,也见缝插针地种上菠菜、茼蒿、生菜、小白菜等。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每至惊蛰,脑海里总浮现家乡田间阡陌,斜斜的雨丝漫天飘洒,绵密深长。雨天的时候,母亲不下地,和伯母对坐着,一边闲谈,一边做布鞋。茶烟日色里,母亲与伯母好似明清木版书里的插图。我则喜欢用碎布缝“春鸡”,用五彩线作尾巴。
初晨,一缕朝阳斜射在爬满露珠的小草上,我想起我的恩师,他就像“惊蛰”,唤醒我多年沉寂的心,“你完全可以走得很远……”像一声春雷,惊醒了我庸碌的心。
苇岸说:“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惊蛰,不过是春天的开场白,好戏还在后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