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萤火虫

□孙  荔


    我曾在琅琊山脚下草丛里,见过无数像小星星似的萤火虫,那里有清澈的泉水流过。

    萤火虫多出现在夏天黄昏来临之时,一天的燥热渐渐消散。在乡村夏日,人们散坐在村口月影里,摇一把纸扇,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家长里短,风时有时无,但每个人心里沁着淡淡的凉意。恍惚间,路边的草丛里,会飘来一只或几只萤火虫,若隐若现,若明若暗,夏夜立时精神来了。

    “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很容易捉到,因为对人不设防。萤火虫飞得很缓慢,东一下西一下,似乎带着微醺的醉意,又仿佛带着音乐一般,让人有一种置身童话世界的感觉。那时我们喜欢把它放进葱叶间,绿光萤萤,玩腻了,任它爬出来,也不去伤害它。因为老年人讲,地上少一只萤火虫,天上就少一颗星星。

    如今回故乡,很难见到萤火虫了,那提着灯笼夜行的小精灵,哪里去了呢?

    历史上最会玩萤火虫的是隋炀帝,隋炀帝曾在黑夜山谷里,一下放飞成千上万只萤火虫,想象一下,地上万点萤火亲烁,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那是何等的奇观。古诗中描写萤火虫的很少,“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町畽鹿场,熠耀宵行。”《诗经·豳风》里,一位思妻心切的戍边男子夜途返乡,替之照明的,竟是漫山遍野的流萤,多美的回家路啊!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在古代,白日听蝉、黑夜赏萤,乃是文人们最心仪的暑乐。一聒一静,一炎一凉,没有这些,夏天就感到少了点趣味。

    儿子有一天抬起小脸问我,萤火虫是什么样的?如今的孩子,只能从歌谣中感受萤火虫了:小小萤火虫,屁股挂灯笼;游戏草丛中,夜晚闹哄哄。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萤火虫对生存环境要求相当高,它们多栖于植被茂盛,水源清澈的地方,而如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水、土地、空气都不再适宜萤火虫生存,田间萤火飞舞,仲夏夜里,一道柔美的风景,只能留在想象里了。

    我愿变成一只小小萤火虫,用自己微薄的光,照亮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不也是一种幸福么?


  • {create_time}{mdn}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