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丢了他的父亲
□张 正
好几次父亲跟我说,找人把你爷爷的照片重新“洗”一下,都“走”掉了。这件事容易,把那张放大的遗像扫描下来,在电脑上处理一下,就可以了。我答应父亲说,你什么时候想弄就送过来。
就这样,清明节前,已经快70岁的父亲骑着他那辆老“长征”进城,车后绑着一只腰篮,腰篮里放着带给我们的新鲜吃食和爷爷的那张旧照片。我们见到的,只有新鲜的吃食,没有爷爷的遗像。父亲先于我发现了这个异常,他脸上现出了失落和惊慌。
父亲没有存放好他父亲的遗像,路上大概被风卷走了。那天中午,父亲没有留下吃饭,忙着回头沿途寻找他的父亲去了。四五十里的路,他只能是大海捞针。后来,他在电话里告诉我,他真的把他的父亲给丢了。
那是爷爷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我爷爷30岁出头就死了,死得不光彩,喝酒喝死的。我小时候,庄上老年人还记得他一路和年轻媳妇开着带荤的玩笑上街喝酒的情形。他是被驴车拉回家的。他留下了我奶奶和我父亲兄妹三人,其中叔叔是遗腹子。奶奶为拉扯大三个孩子,终身未再嫁。
父亲对他的父亲一向没有好言语,通过他的评价传达给我们的关于爷爷的印象,是一个缺少家庭责任感的败家子。爷爷留给我们的,似乎只有这张照片。这使得父亲对爷爷一肚子怨言,孤儿的身份让他这辈子付出了比同龄人多太多的辛劳,这种“白手起家”的根基又毫不留情地把生存的压力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父亲对爷爷仅有的重视,是搬了几次家,还一直把他的遗像挂在墙上。快有六七十年了,黑白的相片受不了墙面的潮湿,表面已“走”形、淡去。泡桐的镜框后来散了架。父亲随手将照片塞在老柜的抽屉里。
父亲生了我和哥兄弟两人。我们都先后从农村走出来,迎来送往在所难免。看到我们有时喝得一身酒气,父亲会面色严肃地拿爷爷的死教训我们。爷爷的醉死在父亲一生中留下了很重的阴影,他壮年时极能喝却很少贪杯醉酒,应该跟这有关。父亲的教训对我们有时比戒酒令还管用——我们从小就接受着这样的训斥。
这几年,父亲对他父亲的态度在变。他不需要再为子女劳累了,加上年岁已大,闲暇无事,他居然对寻宗问祖、续家谱一类的事生出兴趣来。我们不干涉他做这些事,只是提醒他不要花费过多的精力,注意保重身体。在这种情况下,爷爷唯一的遗像引起了他的关注。凭吊祖先,寄托哀思,这是情理之中的事。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只要老人开心,他爱怎么就怎么,我们都不反对。但他没有“好事做好”,把他的父亲给丢了。从此以后,除了子孙,爷爷在这个世上再也没有了物的纪念。
丢掉爷爷的遗像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我们本来就没有对那张照片特别看重,只是父亲的变化不小,自从丢了他的父亲,他似乎明显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