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康庄道

□冯巧岚


    路,是我一路成长走来感受最深的一个字眼,是我对农村包括城市记忆感受最深的一个字眼,也是饱含幸福感情的字眼。路,无论是关于乡村记忆还是城市记忆,她是我们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

    我出生在乡下,听说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在外,回家的路上有一条河要摆渡,河上无桥。父亲急着回来看刚刚出生的我,来不及等人家摆渡就跳进了九月初寒凉的河水中趟回了家。我年少离家求学,为赶路吃尽了苦头:先步行乡村泥泞土路至镇上、坐帮船至半途下船、再步行一路绕过几个村庄,到公路边等公共汽车到学校,可谓是一波三折,千转百回。每次回家都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从初中到高中至大学,连续十多年如此。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亦是如此,中途到兴化农公站转车,转上两回才能到单位。

    时隔多年,我少年记忆中的那些画面在脑中经久不衰:小时候赶到邻村上学、清晨田埂上的露水打湿了我瘦小的身体;狂风暴雨时,我在乡下的单个水泥桥板上爬行着去上学;1991年发洪水人人走在齐腰的水中、乡村田埂上艰难跋涉的辛苦;之后镇上有了水泥路,我常常是脚踏“套鞋靴子”到镇上再换手拎的布鞋。那些个苦日子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其实难忘的还有我结婚的时候,从镇上通往我村的水泥路修了一半,迎娶我的婚车也只能开到一半的里程,然后从镇上叫了几辆摩托车将我送到婚车上,时值冬天腊月十三,一天的飞雪,我这个新娘当得实在是够狼狈的,真真是我至今不能忘怀的苦涩记忆。

    社会的发展使兴化同样进入了“通江达海”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十二五”期间,交通投入100.57亿元,阜兴泰高速公路兴化至泰州段开工建设,S233、S333、S351、S229和S352相继建设并建成,全市新增一级公路163.4公里,二级公路58.9公里,农村公路338.5公里。兴化大交通格局已呼之欲出,为兴化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十三五”已然开局,面对“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的战略定位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兴化交通依然争当开路先锋,发挥先导作用,切实扛起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重任,全力续写中国梦、兴化交通的新篇章。2017年是推进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全市交通计划完成投资28亿元,实施“31866”工程,全面打好交通建设五大攻坚战,为全市各项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我个人最直观的感受是高兴东公路从省道改成了国道,阜兴泰高速泰州兴化段即将开通。从我兴化城的家开到我娘家陶庄50公里只有45分钟的车程,这在十多年前谁能想象得到呢?

    从农村到城市,变化无不令人惊讶。我第一次进城是在1993年,参加高二的会考,住在当时的粮校。当时兴化最繁华的即是牌楼路,现在看来其实是很窄很短。从当初最繁忙的英武路、东西最古老的牌楼路,到现在漂亮优美的英武南路,板桥故里向人们诉说着兴化的飞速发展;从历史悠久的四牌楼到英武南路的文化广场,兴化的历史传承源远流长;从神奇的乌巾荡到美丽的千垛菜花风景区,兴化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从东面的长安路到西边的经一路,兴化的交通已经四通八达,特别值得一说的是英武大道已然建成,她是我们兴化城的景观大道、生态大道、印象大道,也是致富大道。

    新中国的发展把土路、青石板变成了泥沙路、水泥路,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把水泥路变成沥青路、高速路。要得富,先修路,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林林总总无不说明了路的重要性。路,经历了社会变迁,经历了沧桑岁月,见证了历史巨变。


  • {create_time}{mdn}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