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贵:发廊里走出的商界大咖

□本报记者 顾日升 通讯员 花满中 翟梦婷


    追逐洗护用品的人,对“森迷”一定不陌生。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森迷”创建人石俊贵,仅是一位只念过初中的农村小伙。2016年9月,森迷公司成为微商唯一受邀品牌企业,出席99家中国知名品牌企业参加的“中国品牌日”活动。目前,石俊贵创办的广州森迷化妆品有限公司,在全国各省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建立销售分公司,包括线上线下,累计有10万人代理销售森迷产品,仅批发给分销商的年销售额就逾3亿元。

业内觅得商机

    今年31岁的石俊贵,是大垛镇双石村人。由于家庭条件所限,石俊贵念完初中便不能再升学。16岁的他一出校门,就到辽宁大连一家邻村能人开办的调味品厂打工。日复一日地劳作,他萌生要学门手艺的想法。三个月后,他返回老家,学美发手艺,在集镇一家理发店当洗头工。“学手艺要交学费,而当洗头工不要交学费,店主还发工钱,然后待攒够学费再学理发。”石俊贵说,师傅见他勤快,在得知他情况后便免费教他学美发。学成后,他到兴化城一家美发店工作。

    2008年,小有名气的石俊贵怀揣积攒的10多万元,来到安丰镇开办了名为“永艺”的美发店,美发店聘请5名美发师加盟。店里美发用品用量较大,石俊贵为此到广州美发洗护用品市场考察,直接从当地厂家进货。

    2011年,石俊贵与在安丰开内衣店的女孩征艳青恋爱。小征淘宝上卖内衣,给他极大启发。他决定在网上尝试卖美发洗护用品。谁知,一试不可收,第一个月竟净赚1万元,第二个月翻番超过2万元。第三个月,他将美发店盘给了伙伴,专业做起了网上销售。“美发洗护用品空间更大,更便于创立大业。”石俊贵说,只有把自己的后路给切断了,才能更好地向前冲。

研发拳头产品

    石俊贵把全部家当“押”在经营上。初始,他的经营方式是代理销售。为便于开拓经营,2013年,石俊贵带领团队来到洗护用品生产企业集聚的广州,注册了广州市森迷化妆品有限公司,同时申注了同名商标,并与广州多家化妆品公司缔结战略合作关系,由他们代加工“森迷”的贴牌产品,或生产森迷自主开发的产品。

    大多洗发用品都含有硅油成分。硅油起润滑头发的作用,使洗头后头发顺溜,但易伤害头发。森迷公司开发出一种叫茶麸的植物萃取液替代它,不仅用后不伤害头皮,而且令头发更顺溜。尽管成本高出20%,但由于是委托生产,价格与直接从厂商购进含硅油洗发水价格相当,因而在业界更有竞争力。

    头屑、干枯、分叉、脱发是洗护用品未能彻底根治的问题。2014年,石俊贵决心为大众打造一款有效的新型洗发水——生姜洗发水。虽然市面上有生姜洗护产品,但效果并不尽人意。“效果不好,主要是因为没有使用高质量的生姜。”石俊贵说。为寻找高质量的生姜,石俊贵踏上寻姜之路。历时两年,他终于在贵州大城县的山区,寻找到较好的生姜品种,并在该地建起2000亩生姜种植基地。2017年初,森迷生姜护发产品——原姜养护洗发乳诞生。上市半年,原姜养护洗发乳销售突破300万瓶。

10万人销售立业

    “如果没有森迷,我们恐怕结不成婚。”现已成为成功微商人士的王媛媛说。大专毕业后,他和男友王朋都在泰州一家广告公司打工,收入不高,加之王朋家境较寒,母亲坚决不同意她和王朋的亲事。

    2014年春,王媛媛在微信圈里接触到“森迷”,随后便试卖,首月就获得6000多元的收入,高出她工资4000元。于是,她辞掉广告公司工作,做起专职微商,并动员王朋一起做。当年,两人净挣20多万元,王媛媛的母亲见状便同意了他们的婚事。第二年,他俩来到广州,将网店设在森迷公司的附近,在森迷公司的支持下,开设了森迷分公司。2016年元旦,王媛媛与王朋举办了婚礼,石俊贵还受邀当他俩的主婚人。去年,王媛媛、王朋夫妇俩净赚130多万元。

    石俊贵说,前几天,他在南通召集代理商座谈,听说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贵州的一个外来媳名叫张艳。三年前,由于家庭接连的不幸,负下外债13万元,她的孩子一年级新生入学,需交70元学杂费都拿不出。后来,同村的森迷代理商便教她学习销售产品,现在她已小有成就,和患病的丈夫每月赚到1万多元,去年,他们还主动退掉学校给孩子的1000元助困金。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万人从事森迷产品销售。森迷公司还在全国各省和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都建立销售分公司。

    为将森迷链向家乡延伸,成为父老乡亲的创业平台,石俊贵已与市电商产业园达成意向协议,拟在兴化建立“森迷商学院”,以扶持培植兴化电商,帮助兴化电商成长。

  • {create_time}{mdn}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