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听他叫一声爸爸”

□本报记者 张娈鸾


    四个多月大的小墨墨(化名)乖巧可爱,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可记者发现,小墨墨的身体比同龄婴儿要小很多,皮肤也偏黄。这时,父亲顾普祥将小墨墨的肚子露出来,上面竟然有一道10多厘米长的刀疤,右侧还有一个鲜红色的肉团,令人触目惊心。顾普祥告诉记者,小墨墨一出生就患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已经做过两次手术,那个肉团是因为做了肠造瘘术,接下来等待他的还有第三次手术。

    顾普祥是陈堡镇唐庄村人,一直在上海某公司做后勤。一年前,他和妻子喜结连理,并迎来两人爱情的结晶。可妻子在孕检时却被查出胎儿脐带边缘性插入,不利于胎儿吸收营养,导致小墨墨刚满7个月就出生,体重仅有4斤2两,被连夜送入上海儿童医院的保温箱中。没多久,医院传来噩耗,小墨墨患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要马上手术。

    听到这个消息后,顾普祥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为了结婚家里已经借了6万元外债,实在拿不出钱,但为了救孩子,全家人想尽一切办法四处借钱,终于凑齐12万多元的治疗费用。这一次,小墨墨被切除10厘米长的坏死小肠,随后被推入重症监护室,顾普祥和家人则被告知回去等通知。

    “在家等待的日子最难熬,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最怕接到医院的电话。”顾普祥说,可没多久他们又接到通知称小墨墨坏死肠段没有切除干净,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他们连夜赶到医院,发现医生和护士们都在等待他们签署病危通知书和手术同意书,情况非常紧急。顾普祥颤抖着将名字签上,小墨墨立即被推进手术室,又被切除5厘米长的坏死小肠,并实施了肠造瘘术,直接将便袋挂在肚子上。

    因为消化功能差,小墨墨不能直接喝奶,顾普祥花了2000元买了一台自动滴奶机器,通过鼻管进食。起初每小时只能滴10滴奶,孩子饿得哇哇哭,生长速度也就比一般孩子慢得多。“4个月宝宝的正常体重一般在15斤左右,而小墨墨只有8斤。”顾普祥告诉记者,医院建议在2个月内给小墨墨进行第三次手术,将造瘘口接回去,前提条件是他的小肠长度要达标,体重要在12斤以上,每天排便要正常。

    “第三次手术的费用在8万元左右,为了照顾好小墨墨,我老婆和妈妈在家24小时轮流照看,我和爸爸负责在外打工赚钱,可每个月能剩下的不多。”顾普新告诉记者,小墨墨目前每天要吃7、8种药和营养品,就连奶粉都是特制的,开销特别大,想要在2个月凑齐手术费根本不可能。“我原本也是个要强的人,可为了救儿子,我四处求人,把能借的都借了。也有人劝我们放弃,但孩子还那么小,我们真的舍不得,我最大心愿就是听他叫一声爸爸……”说到这里,顾普新不禁哽咽,他希望社会上的热心人能帮一帮他们,让小墨墨在最佳的治疗时间内实施第三次手术,大家的救命之恩他将永生难忘。(顾普祥中国银行卡号6216610800008399124,手机号码15221647939)


  • {create_time}{mdn}

    {comment}